道光十年,三年的大水,加上蝗虫泛滥,粮食已无法养活这两大家族将近一百张嘴,黄连中知道必须搬离这里,另寻出路。他清楚记得父亲朝杰的千叮万嘱,让他在四十岁的时候带着家眷和自己的骨骸另寻地方开荒立业,这是黄家祖先的经验,无论男女,只要后代超过百人、并且最老祖先来到这里逢百年,后续子孙要想人丁兴旺、才俊满堂就必须另寻出路。父亲举人出身,一辈子苦读圣贤书,中举之后一直教书育人,盼望后代有进士、甚至状元,但后代皆不成器,大儿子连中酷爱打猎一心向往山林,二儿子连东好赌成精几败家业。这也怪他以前为考举人,日月苦读,无心顾及子女,他自知自己这一脉如果要自繁叶茂,就必须让大儿子远走他方,开荒立业。
许多年之后,黄成星将会回想起,他父亲拖着一家八口扛着爷爷的骨骸离开故乡的那个暴雨如瀑的夜晚。那一晚正值清明前两日,风雨交接、雷声滚滚,他知道这是阿歪要去南天门扫他母亲的墓。每年快到清明的时候,他总会记起祖母跟他讲的阿歪的故事,阿歪自幼丧父,母亲一个人把他带大,后来阿歪去南天门求道,他母亲去找他,就在他得道成仙后那一天他母亲在南天门前去世, 临终前告诉他要把他带回去和父亲葬在一起,阿歪决心要把妈妈从南天门背回老家,他一路痛哭,所到之处风雷交加,狂风四起,而阿歪的家乡就在彬州,所以每年快到清明的时候这里都会刮风下雨,而这时候就是阿歪回来扫墓了。
黄连中带着家人一路往西南方向行走,他前两年为了追一只华南虎曾经到过一个离家有三百多里的地方,那里有山有水,有着茂密的山林和大片待开垦的荒地,还有一群群飞禽鸟兽,那里只居住着本土骆越人,他知道这里就是他以后要开荒立业的地方。经过十几天的翻山越岭,一路奔波,他终于来到了未来被他取名为黄岜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