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鳌公支脉

鳌公支脉

探寻黄鳌公的近祖

说明:据鳌公家谱载黄僚取周氏,生五子:庆吉,庆华,庆荣,庆寿,庆安,后子孙分支海外各地,本支直系是庆寿公。庆寿公生两子:黄日明和黄千一郎(因为家谱年代久远,传抄了很多次,可能有笔误,而且非常有可能是黄日章),黄日明字起所,又迁居四川安县生四子:南用,南明,南振,南兰;吾祖是黄千一郎,娶妻张四娘 。

上面这段家谱的记载非常重要,因为这里特别提到了”吾祖是黄千一郎”,即我们这支是从广东英德迁来广西宾阳的庆寿公的后代。我查阅了英州县志,知道英德有两大黄姓派系,其中有一派发源于英德沙口清溪,而他们就是广东梅州客家的后代,并且是庆寿公的后代。这意味着鳌公近祖极有可能就是目前生活在英德沙口清溪的那一派黄姓。

我通过网络联系到英德沙口的黄姓后代,他负责编写那边的家谱和建造黄氏宗祠。从他那里了解到,他们的老人说,那边有一个儿子在迁徙到广西,但具体年代老人们没有记载。他们那边也是庆寿公的后代,并且记载着庆寿公生两子:黄日明和黄日章,而他们说黄日章的后代。可惜的是,我查阅他们的族谱,没有查到鳌公和鳌公祖父们的信息。

虽然从英德炯公那边没有查到查到鳌公的信息,但还是有一些发现:鳌公定的后代排辈有不少是和炯公那边的排版相类似的。这是鳌公的排辈:益琮旭朝,成金桂昌在,正立兴道,齐世仁;而炯公那边排辈是:思色元绍尚,开炽荣金榜,卜立振纲常。开宗明义,福寿永康,敬修祖德,积厚流光,经纶焕发,家国显扬,文章济美,兰桂联芳,富贵长远,万世荣昌。鳌公的20个字有10个字和炯公的排辈是一样的。如果鳌公真的来自炯公后代,那么他对炯公的排辈应该是知道的,但他有意自己开山立派,所以没有沿用老家那边的排辈,具体什么原因,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

所以目前有3个证据支持鳌公的近祖是居住在英德沙口清溪的炯公的后代:一是鳌公家谱记载的是从英德沙溪迁到广西宾阳;二是鳌公家谱记载是庆寿公的后代,不是黄日明之后,英德清溪的黄氏祖先也是庆寿公后代,也不是黄日明之后,而从目前的记载庆寿公只生两子:黄日明和黄千一郎(又黄日章);三是鳌公排辈和炯公的有类似的字。

虽然有三个证据,但因为历史久远,无从确切考证,只能说鳌公的近祖可能是炯公的后代,而具体是后代的哪个支系也无从考证。如果有鳌公后代追寻,建议到此为止(因为各个家谱的记载很乱,更可况中国经历了一次破四旧,很多家谱都失传了),我还是那句话,族谱给与我们的仅仅是他的文化,如果刻意去攀附,对自己和家人没有多大益处。

我的家谱

说明:我是从鳌公家谱记载的情况,将自己全家人的家谱填写下,一直追溯到鳌公,后续我会将整个鳌公家谱都写到网上,并且将自己对鳌公上去到僚公的考证结果附上,为未来的后代(不分男女)提供参考依据。

鳌公,配妻包氏,生子:益志、益惠;

益惠公,配妻胡氏,生子:琮献、琮辉;

琮献公,配妻邱李氏,生子:旭生、旭亮、旭魁、旭跃;

旭魁公,配妻李氏,生子:朝依、朝爵;

朝爵公,配妻卓氏,生子:连(又琏)中、主中、玉中、瑞中;

琏中公,配妻林氏,生子:成生、成聪、成明;(说明:琏中公是灵马新龙岜样村黄氏开山祖师,他于清朝乾隆年间搬迁到灵马,在村中生下三子,此三子的子孙就是目前岜样村黄姓家族)

成明公,配妻曾氏,生子:金其、金员;

金员公,配妻满氏,生子:维尊、善桂、德桂、龙桂、新桂;

龙桂公,配妻曾氏,生子:留昌、国昌、永昌;

永昌公,配妻朱氏,生子:在汉、在清、在建、在祥、在端、在锦;(永昌公即我的太爷爷,我小时候经常看到他,还有太奶奶朱氏,我对他们印象都很深刻,两老都是年过90才去世,一辈子勤恳劳动,生育6子1女,女儿嫁到灵马车站。后续会记录一些关于他们的事)

在清,配妻何氏,生子:勇正、广正、敢正、甲正;(这就是我爷爷,我对他和我奶奶印象也非常深刻,奶奶在我上高中的时候去世,爷爷目前还健在,他们还生有一女季英,即我的姑姑);

     在往下就是我爷爷家这边的人的情况,我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所有情况,无论男女,但考虑到隐私和其他相关原因,我不再公布。

探讨黄鳌公与黄僚的可能关系

说明:博客中的文章《近祖黄僚》点击查看是我从家谱中抄录的,经过我和长辈们的确认(居住在岜样村的立武的祖父从解放前后就经常去广西宾阳,他亲自看到过抄录的家谱),考虑到十几代人的流传会让人觉得生疑,而我也仅仅是对黄鳌公与黄僚关系做一些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黄鳌公很可能是黄僚之后,请仅当作一个参考

一、家谱真实性分析

    《近代吾祖鳌公世系简况》印刷版(如下图)大约是在90年代初的时候印刷,当时是岜样村的长辈们约同片联村的长辈一同到宾阳县考证、获取原始手抄本的内容,最终形成此印刷本。因为成本很高,应该是20块钱一本,当时岜样村只买了两本,我爸爸(广正,或广政)买了一本存于家中。

黄鳌公世系宗支谱

黄鳌公世系宗支谱

从我爷爷及村中长辈,以及我小时候经常去片联(那里葬着鳌公)扫墓了解到情况,黄鳌公的家谱可能是真的,可能性约为90%。

二、家谱内容的真实性分析

1、家谱记载黄鳌公于明熹年间(即一六二0年),从广东韶州府英德县真阳都沙溪垌张岸田村(注:截止发表此文时,英德县已改为英德市,属于广东省清远市,真阳即现在的浈阳区)迁来宾州大庄村(即广西宾阳县新桥镇大庄村)安基立业。

         分析1:因为家谱没有详细的家谱志,所以更多详细信息没有记录下来。但从家谱记载的年代看,明熹年间正是明朝末期,当时正值政局动乱,民不聊生,鳌公多半是为了生计搬迁至广西(当时广西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垦);

        分析2:家谱记载的是“广东韶州府英德县真阳都沙溪垌张岸田村”,但我查了《英德县志》和其他资料,并没有找到这个地址,但并不是说家谱有问题,反而是更真实。因为原来英德县确实属于韶州府,而且英德县之前曾经叫浈阳(及真阳)。我通过查阅英德市目前两大客家黄姓,发现其中有一支也是黄僚公支脉,而他们的详细地址是:广东英德县沙口镇清溪村。考虑到古代抄录的笔误等人为影响,鳌公就是从目前的广东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搬迁过来。

2、家谱载黄僚取周氏,生五子:庆吉,庆华,庆荣,庆寿,庆安,后子孙分支海外各地,本支直系是庆寿公。庆寿公生两子:黄日明和黄千一郎,黄日明字起所,又迁居四川安县生四子:南用,南明,南振,南兰;吾祖是黄千一郎,娶妻张四娘。

分析:关于黄僚的记载,黄僚是峭公第九子黄化的后代(也有人说是第二十子黄井的后代),但从《梅州县志》和当代学者的研究,黄僚是黄化后代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目前梅州的黄氏祠堂供奉黄僚,他们大都认为是黄化之后。上面这段是鳌公家谱记载的黄僚情况,而本支属于庆寿公,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庆寿公的材料,确定庆寿公生两个儿子:黄日明(字起所)和黄千一郎,很多家谱都有黄日明的详细记载,而且他们确实是迁居到了四川。可惜的是鳌公所属的黄千一郎没有详细的记载,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寻找,后续我将分析黄千一郎可能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