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黄鳌公与黄僚的可能关系

说明:博客中的文章《近祖黄僚》点击查看是我从家谱中抄录的,经过我和长辈们的确认(居住在岜样村的立武的祖父从解放前后就经常去广西宾阳,他亲自看到过抄录的家谱),考虑到十几代人的流传会让人觉得生疑,而我也仅仅是对黄鳌公与黄僚关系做一些简单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黄鳌公很可能是黄僚之后,请仅当作一个参考

一、家谱真实性分析

    《近代吾祖鳌公世系简况》印刷版(如下图)大约是在90年代初的时候印刷,当时是岜样村的长辈们约同片联村的长辈一同到宾阳县考证、获取原始手抄本的内容,最终形成此印刷本。因为成本很高,应该是20块钱一本,当时岜样村只买了两本,我爸爸(广正,或广政)买了一本存于家中。

黄鳌公世系宗支谱

黄鳌公世系宗支谱

从我爷爷及村中长辈,以及我小时候经常去片联(那里葬着鳌公)扫墓了解到情况,黄鳌公的家谱可能是真的,可能性约为90%。

二、家谱内容的真实性分析

1、家谱记载黄鳌公于明熹年间(即一六二0年),从广东韶州府英德县真阳都沙溪垌张岸田村(注:截止发表此文时,英德县已改为英德市,属于广东省清远市,真阳即现在的浈阳区)迁来宾州大庄村(即广西宾阳县新桥镇大庄村)安基立业。

         分析1:因为家谱没有详细的家谱志,所以更多详细信息没有记录下来。但从家谱记载的年代看,明熹年间正是明朝末期,当时正值政局动乱,民不聊生,鳌公多半是为了生计搬迁至广西(当时广西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开垦);

        分析2:家谱记载的是“广东韶州府英德县真阳都沙溪垌张岸田村”,但我查了《英德县志》和其他资料,并没有找到这个地址,但并不是说家谱有问题,反而是更真实。因为原来英德县确实属于韶州府,而且英德县之前曾经叫浈阳(及真阳)。我通过查阅英德市目前两大客家黄姓,发现其中有一支也是黄僚公支脉,而他们的详细地址是:广东英德县沙口镇清溪村。考虑到古代抄录的笔误等人为影响,鳌公就是从目前的广东英德市沙口镇清溪村搬迁过来。

2、家谱载黄僚取周氏,生五子:庆吉,庆华,庆荣,庆寿,庆安,后子孙分支海外各地,本支直系是庆寿公。庆寿公生两子:黄日明和黄千一郎,黄日明字起所,又迁居四川安县生四子:南用,南明,南振,南兰;吾祖是黄千一郎,娶妻张四娘。

分析:关于黄僚的记载,黄僚是峭公第九子黄化的后代(也有人说是第二十子黄井的后代),但从《梅州县志》和当代学者的研究,黄僚是黄化后代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目前梅州的黄氏祠堂供奉黄僚,他们大都认为是黄化之后。上面这段是鳌公家谱记载的黄僚情况,而本支属于庆寿公,我查阅了很多关于庆寿公的材料,确定庆寿公生两个儿子:黄日明(字起所)和黄千一郎,很多家谱都有黄日明的详细记载,而且他们确实是迁居到了四川。可惜的是鳌公所属的黄千一郎没有详细的记载,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寻找,后续我将分析黄千一郎可能会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