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人》第一章

我站在黄岜村的最高山峰上,怀着虔诚的心许下自己的愿望,这几年来我一直把它深藏在心底。抬头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天边,起伏的山脉映入双目,我幻想着这连绵的大山背后的各种可能,那里可能是繁华的都市、也可能是更密的群山,那里可能是光明的未来、也可能是无尽的崎岖,那里可能是圆梦的家园、也可能是破梦的角落。无论哪种可能,我都打算出去看一看,冲出这座大山去实现我的梦想,山的那一边是我心中的甲子园。

这座最高的山峰名叫马鞍峰,坐落在村子的西北方向,山峰远看如两匹骏马。相传天上的两匹白色骏马来到人间,自东向西飞奔而去,进入这片地区时,看到此地山水秀丽,绿草连绵,决定化作二座青山长住于此,两匹马一前一后,形状为昂头奔驰的骏马,这里的山神就是马。从小到大,我就听祖辈们一次次讲述天马的传说。

黄岜村住的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客家人自古以来就在岭南各处开荒立业,很多先驱者们带着全家独立闯荡、化荒地为富饶土地,他们艰苦创业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后来的客家人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在新天地开辟自己的家业。很久以前,黄岜村的祖先最初就是在马鞍峰下的一大片荒地开荒拓土,这片荒地被十多个起伏的小丘陵隔开,这种地貌在岭南地区非常普遍。数千年前,远古骆越族就是在这样的地块中发明了种植水稻的技术,他们选择溪流附近的低洼地作为水田,并且充分发挥耕牛的作用,把一大片错落起伏的丘陵变成耕田,而种植水稻这项技术为中华民族长达两千年的农耕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从山顶下来准备收拾东西回家,阿东对我说:“你许愿太多,山神会记不住,我们得抓紧时间,牛已经下山,我们得快点跟上。”

阿东是我最要好的伙伴,从小学开始我就经常和他一起放牛、游泳、钓鱼、玩耍、看动画片,今天是周六,我们约好放牛的时候爬上马鞍峰的最高峰,明天就要开学,新的一个学年之前,我来请求山神保佑我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先去那喝点山泉。”太爷爷跟我说过,一定要喝点山泉,这样才就能实现愿望。

我和阿东赶着牛从山上下来,我家的是黄牛,我一直很羡慕阿东家的水牛,水牛脾气温和,头顶的角又长又弯,牛背宽大,这样在平坦的道路阿东总能骑在牛背上。从马鞍峰下来之后,要先经过一条曲折的山路,通往狮头山,山路两边是成片的山稔子,也叫桃金娘,我们经常吃这种野果。这种野果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的丘陵地带,它们的果子开始是青色,接着变红,最后成熟之后变黑,吃完之后牙齿都变黑,如果吃多了或者吃没有熟透的果子,大便很容易会被堵住,每年秋天时分总能听到村里谁家小孩吃山稔子太多拉不出屎需要送去看医生。

走到狮头山就能远远看见村庄,下山后要经过一条峡谷,这是一条被山洪冲刷、长年累月经由上山吃草的牛一点点走出来的路,大约三百多米。峡谷里经常有新鲜牛粪,勤快的阿婆会把牛粪捡走当肥料,偶尔遗漏的一两块要么被风干、要么被屎壳郎吃掉。走在峡谷里会感觉到湿润凉爽,两边只生长蕨类和野菊花,经常看到蜥蜴和变色龙,偶尔还有草花蛇经过。走出峡谷很快就来到老村岭,这是刚建村的时候祖辈们居住的地方,这里种植着成片的麻竹,还生长着和村子相同年龄的老龙眼树,靠近西边的地方留有一两间古老的房子,是很久以前烧瓦用的窑坑。从老村岭下来,就来到现在的村庄。

黄岜村里只有几栋用水泥砖砌起的楼房,其中一栋就是我家,我家坐落在黄岜村的最西边,原来这里是一个果园,爸爸妈妈前几年做生意挣了点钱,于是建起两层楼房,这是村里致富的标志。这里所谓的楼房,就是用水泥砖砌起,屋顶用钢筋水泥倒顶,一楼到二楼有两个转弯的楼梯。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是瓦房,一片片高度基本一致,坐落在靠山向路的村子,傍晚炊烟袅袅,飘散着乡村的古朴,而村中仅剩的几间茅草屋里面住着牛和猪。

楼房瓦房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过楼房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个宽阔的楼顶,夏天的时候可以带着凉席到顶层睡觉,这两年来我总是能体会披星带月的感受,夜晚能看见银河和遥远的星星,亲眼见证斗转星移。我喜欢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是一个远离外面世界的小村庄,是我心中的一个世外桃源。

阿东家和我家隔着三户人家,他们家还是泥土做的瓦房,他一直很羡慕我家的楼房。路过阿东家门前,道别前我对他说:“今晚不会下雨,你记得来我家楼顶一起睡,这样的大晴天看星星一定很清楚。”

“知道了,我今晚一定会过来找你,听说可能还会有流星雨。”

“那我们讲好了,我先回去,动画片马上就要开始!”

我说的动画片是《棒球英豪》,这是目前为止我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片,我以前从没有看过类似的动画片,这是一个关于棒球、夏天和青春的故事。我把牛关进牛栏,进门后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动画片正好开始,今天是倒数第三集和第四集,达也正式进入决赛,只要能赢下最后这场比赛,达也就可以实现进入甲子园的梦想。

晚上九点多,我和阿东搬着凉席和被子来到楼顶,初秋晴朗的夜空异常美丽,开阔的天空可以清晰地看见银河和肉眼可见的星座。我们并排躺着,楼顶表面的热气还在一点点往上冒,但空气已经变凉快。

我用手指着小熊星座:“阿东,你能认得几个星座?”

“我只认识你手指的这个北斗七星。”

“小熊星座最容易辨别,那我比你认识的要多,你看那边是天蝎座,还有人马座、天箭座和天鹰座。”

望着浩瀚无垠的夜空,我想起小学第一次从《自然》课本里学习到星座,当时非常兴奋地观察天空,并且拉着阿东一起寻找星座,后来看动画片《圣斗士星矢》,了解更多星座知识,还听说了雅典娜的传说。看着这些星座,我想到星矢和雅典娜,进而想起《数学与哲学简史》里提到的古希腊。

“古希腊是现代科学和数学的起点,也是人类理性的起源、哲学的开始、智慧的开端。这个时期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和数学家泰勒斯,公元前六世纪的泰勒斯认为水是最基本的元素,宇宙万物都是由水构成,虽然这种说法现在看起来错得离谱,但是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思考宇宙的奥秘。”

 

第二天是周日,正好是三日一圩的圩天,妈妈已经到街上去,爸爸清晨一大早就出去工作,弟弟妹妹们还没有起来。我在楼顶醒来,发现阿东早已经回家,他今天早上要帮他妈妈去给菜地浇水。我站在楼顶,把手靠在水泥砖砌成的栏杆,看着东边的山脉,日出准备开始,山尖还未通红,远处依稀可见已经驼背的阿婆正挑着水往自己的菜地走,拔草、浇水,开始她一天的忙碌,几对勤快的夫妇也已经早早就开始打理田间的农活,他们一定是想赶在太阳出来、天气变热之前把种子播下,然后回家吃早饭。

这里的夏天很热,北回归线就从村子的中心穿过,我从初中地理课上学到这个知识。我的地理老师是一位讲普通话夹杂本地口音非常厉害的壮族人,他长得又瘦又黑,上课的时候总会说他最喜欢打篮球,还说原来镇上还有高中的时候他代表学校获得过全县第一名。我却从未见过他打篮球,倒是在学校的篮球赛场上几乎都有他的身影,因为他是校内唯一的国家一级裁判。两年的地理课,除了基本常识我已经不记得这门课程都讲了什么,印象最深的就是北回归线穿过自己的村子,为此我高兴好长一段时间,按老师的描述,北回归线应该正好从我家的屋顶正中间穿过。

明天就要正式开学,晚自习之前我将要返校,两天前爸爸已经帮我把行李送去学校,并交完学费。虽然早已经不是第一次离家,而且每周就可以回来一次,但是我依然舍不得离家,不仅仅是因为家里舒适的环境和伙食,更重要的是有熟悉的家人给予的无形温暖。

我现在依然清晰记得第一个学期寄宿学校的感受,那时候第一次离家一周时间,新学期的兴奋过后,心理开始发生变化,开始对原来熟悉的家产生离别的惆怅。每当黄昏日落的时候,我站在教室外面的走廊,看着马鞍峰,想到的山脚下的家,那么触手可及却又那么遥远,好几次我一想到家里鼻子就发酸。那个学期我的胃病犯了几次,有一两次晚上实在痛得受不了的时候,我跑回家去,回到家马上感到全身暖融融,第二天胃痛很快就消失。

我记得杂志上提到很多外国的孩子,如果没了父母或者不听话,就会被送去寄宿学校,那里还有老师体罚学生,总而言之,寄宿学校似乎是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可是没想到在我们这里,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寄宿生。

接近傍晚时分,我已经吃过晚饭,并收拾好东西,不过我不着急离家,今天是《棒球英豪》的大结局,我决定在家把电视看完再出发。随着情节的推进,我仿佛置身于动画片之中,感觉自己是在陪着达也追逐甲子园的梦想。这部动画片给予我很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寄托,我喜欢动画里朦胧的爱意,更喜欢上杉达也的努力,如果问青青是什么,我的青春就是达也冲刺甲子园的这个夏天。动画片的结局里,达也实现了自己、和也、小楠的梦想,他终于拿到甲子园比赛的入场券,我的甲子园就是武缘高中,这是县里唯一的重点高中。我希望能进入武缘高中,这样才可能继续深造,最终实现我的理想。

看完动画片,眼看着太阳已经靠接西边的马鞍峰的时候,我知道该出发了。我骑自行车驮着一星期吃的大米去学校,来到村口是一个小坡,出了这个坡就进入九一三县道,向右的就是通往二中的方向。这条路我已经骑行近两年时间,每周一次,从村口到学校全程只有不到三公里,可是对我来说却是一段很长的路,同时也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我知道只有通过这条路才可能走出这座大山,去到外面的世界。

秋天黄昏的日头依然很热,我离开村口之后进入公路,这是一条只铺上沙粒的道路,汽车、自行车、牛和行人都在上面走,路上偶尔会有大块石头和牛粪,爬过两个坡就来到柏油路,再往前是一个大坡,下坡后就到街上。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村子所处的这段路本来应该铺柏油,因为地处两个县城的边界,为了不给自己多增添麻烦,两县都不愿意管这段路。

经过圩街的时候,看见同村摆摊买菜的阿公阿婆,其中有一位是我的叔婆,她看见我就大声地说:“阿靖今天又去上学啊,一定要考上武缘高中哦”。

“哪有那么容易,不过我一定会很努力地学习。”我很害羞地回应她。

自从上学年我考到全校第一后,整个家族的人都把第一个重点大学生的理想寄托在我身上,而在所有人眼里,考上武缘高中就意味着重点大学。

我用眼睛扫视一圈,没有发现妈妈,看来她今天不在黄金地段摆摊。妈妈和爸爸并不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不仅仅耕地,还会趁着劳作间隙做点生意,他们说如果不这样根本没法获得足够的现金来应付家庭开销,也不可能建起楼房,更不可能供我们四个兄弟姐妹上学。

灵镇是一个非常边远的小镇,离外面的世界隔着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农民大都是勤勤恳恳在地里耕种,年复一年。个别像我爸爸妈妈这样的会做点小生意,土地和生意两不误,除了做生意这条路子,还有很多中青年夫妇和年轻人都南下广州打工,我很多同学的父母走的就是这条路,他们很不幸地成了留守儿童。我很庆幸爸爸妈妈没有丢下我们四个小孩跑去打工,虽然这一直是他们的愿望。

穿过街道,走到靠近信用社的街边,我看见妈妈正在称水果。妈妈是典型的客家妈妈:勤劳、隐忍、坚强、积极,她参与家里的各种劳动:挑水、犁田、砍柴、种菜等。每到圩天,她都会到街上卖水果,这些水果都是前一天从百里以外的华侨农场贩卖回来,这个华侨农场是是一九六零年的时候,政府为安置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归国华侨而设立,他们有一大片土地,盛产各种东南亚水果。水果从华侨农场进货价格只有在圩街上卖出价格的一半,操作这一项生意需要本钱、努力和零售技巧,妈妈已经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能。

等她忙完,我就走上去打招呼:“阿妈,我准备去学校,今天开学。”

“去就去吧,记得要照顾好自己。”说完她往袋子里装表面卖相不好的橙子递给我。

我最喜欢这种冰糖橙,也不介意这个橙子的卖相,好吃就可以。

“我想带几个给宿舍同学,还差一个才够十个。”

开学第一天,大家都会带特产互相分享,宿舍里我最要好的同学有五个人,每个同学分一个,剩下的我正好一天吃一个。

她拿了一个很大的给我说:“这个你留着自己吃。”

我跟妈妈道别后就继续往前骑车,转身的时候听到旁边的大婶说:“你家这个肯定能考上武缘高中,我那个都不成气候,等过完这学期就让他们去广东打工。”

接着是我妈妈的声音:“看他自己了,考得上就读,考不上不也是去广东打工。”

翻过一个大坡后是一段缓缓的长坡,这条路直通百色,这是邕城到百色的最佳通道,很多卡车司机通过这条路将铝制品运输到邕城。繁忙的交通带动这条路上的生意,这里建起很多饭店、修车洗车店、加水店。去年听说要修建二级公路,很多人抢着在这里建房子,建房子的土地原来都种植庄稼,阿军家也在这里买一块地建房子。

我经过阿军家的时候,看见他正在门口吃饭,阿军和街上的几位同学不住在学校,他们中午和晚上都回家吃饭睡觉,他们是外宿生。我和阿军是小学同班同学,虽然上了初中后我们不在一个班级,但是我还会经常和他一起讨论学习问题,我们是竞争者也是合作者。

我坐在自行车上,任由车子缓缓地向前行驶,两旁的桉树散发出浓郁的香味,我很喜欢这个味道,听说这种桉树耐旱耐热,能在恶劣的环境生长,这里的道路两旁大都种植这种桉树。桉树后面是一排排不规则的房子,一般是两到三层、门口对着大路,形状都是狭长型,这样可以保证更多的家庭可以占据面向大路的门面。

大约几分钟就来到了学校的大铁门,检查学生证后我进入校园,把车停进了车棚,我的初三生活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