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看黑板旁边的日历,今天是霜降,下午刚下完一场雨,晚饭后我走在操场边上散步活动,西边的天空挂着一片金灿灿的火烧云,旁边的榕树下有几只小麻雀在啄食,现在已经是深秋。这里的秋天不冷,只有早上的时候偶尔会下点霜冻,妈妈说我出生那天正好是霜降,出生地点是在村里的诊所,没有助产士,只有一个医生帮忙接生。
我出生的时候手指和脚趾都非常细小,皮肤发皱得像老爷爷,太奶奶说我是老阿公投胎转世,那一年数学家华罗庚去世,他是我最崇拜的两位数学家之一。我从小就喜欢看科学家传记,不止一次看到牛顿出生的那一年正好是伽利略去世,我总觉得自己命中注定要成为数学家。另一位数学家是高斯,我希望自己出生的那天正好也是高斯的出生日,按着霜降日我成功找到自己准确的生日,却非常失望地发现那一天并不是高斯的生日。
我第一次听说高斯是小学五年级在《小博士报》上看到他的传奇经历:三年级就会使用等差数列解决“从一加到一百之和”的问题。计算方法很巧妙,一加一百等于一百零一,二加九十八也等于一百零一,一共有五十个一百零一,五十乘以一百零一,答案就是五千零五十。那一整个学期,我总幻想着数学老师也提问同样的问题,我很想把从高斯那里学到的方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展现出来,只可惜一直都未能如愿以偿。
“高斯被尊为数学王子,任何一部数学史里的前三名最伟大的数学家当中,一定有他的一席之地,他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富有原创性的数学家,著名数学家和数学史学家克莱因对高斯做过这样的评价:如果我们把十八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崇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使人肃然起敬的顶峰便是高斯。”
“高斯在数论方面拥有超凡的天赋、悟性和创造力,《算术研究》奠定了他在纯数学研究方面的地位,他还把自己的才华最大限度应用到数学上,产生大量的数学研究成果。高斯的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微分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我通过阅读高斯传记了解到他的伟大,我在日记里写下了对高斯的崇拜,希望能成为和他一样的人,我给自己取了一个外号叫数学男孩。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希望有一天自己能从数学男孩蜕变成另一位数学王子,这是一个少年对理想的纯粹遐想,看起来不知天高地厚,然而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理想,我才会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晚自习的数学课,数学老师来班级巡视,准备下课时,他公布了一个大消息:“全镇的数学竞赛将在下个月举行,这是你们毕业前最后一次数学竞赛,这次竞赛也是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的选拔赛,成绩优异者可以报名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
这个消息让我兴奋不已,心想终于可以大显身手,这将是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初中数学联赛和高中数学联赛一样,都有可能入选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集训队伍。接下来近一个月的时间,我把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都复习一遍,并且把数学课外通的难题都做了一遍。
比赛当天,我觉得自己已经做好十足准备,就像参加一次战斗。试卷发下来,出乎我的意料,这次题目比前两年的竞赛题都难,很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答案我都不确定,应用题更难,六道大题我只完成了两道题,一直到交卷时间我都没有解完第三道题。考试结束铃响,我都不愿放弃答题,老师已经提醒要尽快交卷,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慌慌张张地被迫交卷,以往的数学考试、竞赛,我能写完题后再检查一两次。
“太难了,根本做不完,很多题没有见过。”我很沮丧地对阿定说。
“是的,很难,我应用题只做了一道。”
我稍微松了口气,“我写到了第三道,不过没有解出结果。”
“阿军写到了第五道题。”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我被当头一棒,阿军是十七班的数学尖子生,也是我的小学同学,一直以来他都是我的有力竞争对手。
我冲下楼,跑到运动场的那几棵大树下,坐在石头上发呆,情绪沮丧,突然觉得理想的前途一片迷茫,更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傍晚去饭堂吃饭的路上,我听说一中的一个尖子生全部写完了题目,这又是一个巨大打击。真是让人绝望的事情,难道是我还不够努力吗?上学年数学竞赛我也是拿了第一名,看来是别人在这半年来取得更大进步。这天晚上我失眠了,脑子里想着如果连这场竞赛都拿不下,还怎么可能成为数学家呢。
两周后,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宣布结果,我很意外地又拿到了第一名,简直不敢相信。数学老师公布成绩之后说:“我们班成功卫冕了,阿靖前面的选择填空题大部分都答对了,前两道大题也答对,第三道题思路正确,很可惜没有算出结果。阿军和一中的那位尖子生虽然答了很多大题,但是他们都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他们都只答对了第一个大题。”
老师说的那位一中尖子生和阿军分别拿到第二和第三,阿定也出人意料地拿到了第十名,接下来老师给获的前十名的学生发奖状。
“恭喜你,不过很可惜,即使是这样的成绩,你也没法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真正的联赛题目比这个更难,好好准备中考吧,这个才是正事。”
我接过奖状,刚刚的兴奋一下子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回到座位上,我打开语文课本,重新翻看那篇通讯稿:他们的未来不是梦——第三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中国队速写。就是从这篇新闻里,我第一次听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也一直认为这是通往数学家道路的必由之路。看着文章里获得金牌的成功少年,我心里不是滋味,如果初中数学联赛都拿不下,那又怎么可能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脱颖而出。
数学竞赛结果出来不久之后,很快就进行了期中考试,数理化三门课程我考得都不错,可是考砸了英语和语文两科。这次考试我只拿到了全校第十,第一名是阿军,他似乎没有受数学竞赛影响。我知道这是因为前一个月在竞赛耗掉太多时间,可是这样的结果对我来说是一次重大打击,去年好不容易拿到第一,刚刚过来半个学期就丢掉,甚至差点跌出考上武缘高中的队伍。
数学竞赛和期中考试的两次失利,我感觉自己跌入了《数学与哲学简史》所描绘的中世纪黑暗之中。我必须尽快调整心态,我把期中考试的问题做了全面总结,并且在语文和英语投入更多的时间,目标就是争取在期末考试中走出自己的“中世纪”。
阿定也没有实现进入前十名的目标,他也有些沮丧,吃完晚饭后我们在校园里散步。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学校门口旁边那两棵高大的榕树,刚进学校的时候就听学长说,二中的校门口这片地以前是附近村庄的神社,逢年过节的时候村民都会来这里参拜,这里供奉的是土地公。后来要在这里建学校,村民把神社搬迁到了其他地方,树却没法搬走,树长得很大,风水先生说学校的操场原来是坟岗,需要有这两颗大树来镇守,最后学校决定留下它们。
我很喜欢这两棵老榕树,它们一直听我诉说我心中的秘密。每逢特殊的日子,我都会来这里呆上一会,有时候我会在这里许下愿望,我觉得它们懂得我的想法、也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
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我的目标一个个都实现了,去年即将进入新千年的前一天我来这里许下千禧愿望:顺利考上武缘高中,进入重点大学,成为数学家。目前看来我的第一步愿望似乎正在一点点逼近,只要最后半年保持现在的水平,就可以考入武缘高中。 开学初看到阿定给我写的信之后,我把这个榕树的秘密告诉他,他也希望在这里许愿并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和阿定并排坐在树下,我们聊起了理想,这是我第一次和其他人聊起我的理想:“我希望以后能成为数学家,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希望能考上大学,然后挣钱帮我家修房子,我还想去一趟美国的西部。”
阿定喜欢英语,他的英语成绩很好,刚才散步的时候他说自己读完了书虫系列里的《野性的呼唤》。
他继续说:“我要像小说描述的那只叫巴克的狗一样,无论历经多少磨难,我都不会放弃努力。”
“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我既是鼓励他也是勉励自己。
离开老榕树,我们来到教室,每次考试结果出来的一段时间内大家的学习劲头都非常大,教室里静悄悄一片,每个人都在埋头学习,就连平时调皮的阿克也正襟危坐地在看书,也许大家都知道再不努力,真的就没有机会了。
晚自习的第一节课,班主任来到教室,宣布一批学生获得县里补助山区贫困校的奖学金,这是为了鼓励成绩优秀的学生,每个人五块钱,这已经是一个学生一周的菜钱。
我和阿定都在名单上面,我走上去领钱,阿新在后面小声地和其他人讨论,大概意思是我不应该拿这个奖学金。
看见我坐回位置后,他就故意提高嗓门:“阿靖家比你们想象中的要有钱。”
这句话刺痛了我的心,我也没法反驳,我家庭环境确实比不少同学都好,可是并不是我自己争着要拿这个奖学金。当然我也不愿意放弃这笔钱,每个家庭的每一分钱都是各自的家人辛苦挣来。
阿定有些看不下去,回头反驳他:“这个名单是班主任定下来,谁有意见可以去找班主任。”
我很感激同桌为我说了一句公道话,阿新并没有屈服:“班主任并不知道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下课之后阿定以班干的名义去找班主任说明情况,第二节课上课前,班主任来到教室,对所有的同学解释:“上一节课我给一些同学发了奖学金,这点钱不多,只是为了鼓励大家努力学习。我们学校是山区贫困校,班里每一个同学都有资格拿这个奖学金,我是按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安排,班里前十名的学生都有份。下学期还有一次奖学金,也是发给成绩好的同学,大家努力学习,谁都有机会拿到。”
班主任的话无疑让我的心舒服了很多,可是并不能完全平静下来,我拿出《数学与哲学简史》,进入书本的世界我就能暂时忘掉烦恼,这一章讲匈牙利数学家鲍耶在不被父亲理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坚持创立非欧几何的故事。
“传统的欧几里德几何中,必须假设这样的平行公理:在一条直线之外选一个点,所有经过这个点的直线中,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一般的数学公理都非常简单明了,这也是能成为公理的基本条件,比如其他欧几里德几何公理:从一点向另一点可以引一条直线。平行公理却非常晦涩难懂,即使是等价的描述也不直观,很多数学家试图通过其他公理和定理来证明这个公理,这样就可以不需要这个公理假设,可是最终都宣告失败。”
“鲍耶、高斯和罗巴切夫斯基都试图证明过这个公理,他们同样失败,失败的同时他们三个人意外发现了非欧几里德几何,也就是欧几里德之外的另外一种几何,数学上也叫曲面几何。非欧几何的平行公理和欧几里德其他四条公理没有任何矛盾,三种不一样的平行公理可以推导出三种不同的几何,这三种几何都可以自成体系,相互独立。
“非欧几何在当时被认为是异类,它逻辑上自洽,却与人类直观认识相悖,它被认为是病态几何,以至于连高斯这样的大师发现之后都不敢发表。两百年后,非欧几何却成为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的有力武器,由此可见,真理不一定完全存在于人类直观的认知。”
读完这个故事,我的思维似乎又被打开了一个窗口,原来三角形三个角之和不一定等于一百八十度,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鲍耶在不被人理解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克服困难,最终独立发现非欧几何,他的经历给了我极大的勇气,我突然觉得阿新刚刚的话相对于鲍耶被父亲误解来说,实在是太微不足道。